需要金幣:![]() ![]() |
資料包括:完整論文 | ![]() |
![]() |
轉換比率:金額 X 10=金幣數量, 例100元=1000金幣 | 論文字數:14783 | ![]() | |
折扣與優惠:團購最低可5折優惠 - 了解詳情 | 論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要:法國象征主義從1919年至1932年在中國經歷了大受歡迎到為人冷落的轉折,在其傳播期間也在中國得到了新的發展,中國的文學家們并沒有一味地進行拙劣的模仿,而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逐漸找到了象征主義中國化的方式。本文以中國詩人李金發和戴望舒為核心,以詩歌創作當中的意象為切入點,對詩歌當中的意象及其意義進行系統的整理和對比,討論法國象征主義與中國現代詩歌的碰撞當中意象的重疊、變更以及中國詩人發掘出來的全新的意象與兩位中國詩人創作上的差異。 關鍵詞: 象征主義 意象 新詩
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4 一、兩國象征主義詩歌中的常見意象-6 (一)法國象征主義詩歌當中的常見意象-6 (二)中國象征主義詩歌當中的常見意象——以李金發、戴望舒為例-7 二、中法兩國在意象的使用上的重疊,以及同一意象在兩國所蘊含的相同和不同的意蘊-11 (一)意象的重疊使用-11 (二)同一意象在兩國所蘊含的相同和不同的意蘊-11 三、中國現代詩歌中源自中國古代文學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的意象-14 參考文獻-17 致謝-18 |